Chi Yuan Hsu
2009-2023年,美國股市各產業的年度報酬統計數據, 包括年化報酬、最好的一年、最糟的一年。 --- 因為2009-2023年這中間,真正說的上是空頭年的,只有2022年, 2018年勉強算小空頭,2020年只有一小段是下跌, 所以整體來說,仍是個偏多頭的市場,未來十年是否如此也不一定。 這是觀察判斷前必須要知道的前提。 --- 從數字來看,有幾個觀察: 1. 最好的那一年(Best)表現越好的,最糟的一年(Worst)表現也會很糟。 反之,Worst不會太慘、比較穩定的,它的Best及整體平均也不一定會比較強。 這說明許多人選股投資會遇到的情況, 你如果某一年度績效落後別人很多,建議先冷靜一點,多看個幾年,走過完整的週期,總體結果不見得比較差。 反之,空頭年如果自己做的不錯、賠的少甚至有賺,那也不用太高興,可能只是反應選股上的風險偏好而已。也要有未來遇到多頭年,就會賺比較少的心理準備。 認知到自己投資的特性很重要,才不會空頭時嫌虧損大、多頭抱怨賺的少。 2. Worst數字最小的產業,排序分別是: 健康醫療 (-2.7%),公用事業(-7.1%)、必須消費品(-8.4%), 其實還蠻符合直覺的,都是傳統上認為偏避險的產業。 3. 能源產業算是相當特殊,強的時候很強,慘的時候很慘,一整個非常週期性。這也算是基本常識。 表現最佳一年來說,能源產業的 Best (+65.7%)是全部最高的,但他的年化報酬(+6.70%)卻是全部裡面最差的。 說明只強個幾年,然後就委靡不振了。 剛好統計的期間有個通膨年,否則整體應該更慘, 至於能源大多頭在未來會不會重複、何時再發生,是個問號,如果能判斷,那當然會有很好的成果,但誤判的話機會成本也很高。 要注意的是,如果這種週期特性的產業,那除非你做很短線、跑很快,否則追高殺低基本上是非常錯誤的行為。 Translate
Like CommentShare
null
.